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浙江大学教授孙家良在6月21日于苏州举办的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趋势分析时表示。

  他提到,尽管形势严峻,但没有一个行业会被淘汰,不过是生产技术、原材料、产品功能等会发生改变,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取决于能否踩住变化的节奏。当数量型发展转为质量型发展,企业要从“有”起步,寻求“优、精、特”发展,塑造品牌特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创新思维,提供新产品供给,从而创造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以泽也提到,“当前需要创新的方向一定都是‘硬骨头’了,企业家要有更宏观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不断修正完善。”

  于复杂环境向光而行

  身处市场经济大潮,纺织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尽管如此,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因素仍在持续积累。

  “我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中有进,产业基础牢固、创新引领强化、全球化水平提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提到,2024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实现向好回升,内外市场平稳恢复,产销形势回暖,发展预期有所改善。

  从纺机行业一季度运行情况来看,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实现增长,扭转了去年以来的下降态势,行业出口虽然延续了去年的负增长态势,但降幅逐渐收窄。内需市场对行业的拉动大于海外市场。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指出,一季度,纺机各细分行业中,针织机械、织造机械、印染机械销量总体同比增长,纺纱机械有所回落,化纤长丝纺丝设备及非织造布机械销量总体下滑。综合统计数据及企业问卷调查,预计下半年,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如果终端市场能继续回稳,将带动纺机出口市场的回升。全年来看,细分行业中针织机械、织造机械、印染机械的销量预期好于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非织造机械。

  解码新质生产力

  面对宏观环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也是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徐迎新建议以推动产业创新、强化智慧发展、深化绿色转型、加强文化赋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徐迎新提到,纺机行业要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前瞻性创新布局,支持纺织行业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服务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纺机行业的创新探索从未止步,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技术成为了纺织行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雪清介绍,2023年,纺织机械新产品获得“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并有3家企业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20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主持的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纺织机械283家重点企业全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6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29项,外观设计59项。此外,在标准化工作及创新平台建设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孙以泽表示,从高端装备总体发展方向来看,绿色环保仍是重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面更广,差异化会拉开产品间的距离,高速超长超宽大容量仍无止境,工业设计向深层次发展,合作共赢成效显著,装备制造商与用户、系统供应商、科研机构的合作更加紧密。孙以泽强调,在传统纺织装备类型以外,大家要格外关注碳化硅纤维制备装备、三维编织装备、三维机织装备、纤维自动贴片装备、纤维缠绕装备、自动铺丝装备、复合材料针刺装备、自动快速成型生产线等战略性新材料纺织装备的发展,这些赛道的市场潜力是值得创新投入的。他提到,期待企业持续发力,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创纺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新突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纺织装备高质量发展。

  正如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所言,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纺机行业正处在技术轨道变迁和产业质态跃升的关键阶段。产业底层基础不牢、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关键环节缺失、协同创新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纺机行业需要融入产业变革大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把握换道超车机遇,加快产业要素、结构、生态的整体升级。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查看次数:258311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